当前位置: 历史沿革

    躬耕在共和国交通运输发展的征程中

    人民交通出版社诞生于新中国百废待兴,新民主主义各项建设事业蓬勃开展的火红年代,是共和国诞生后成立的首批仅有的几家专业出版社之一。1952年,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施在即,为了适应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时任交通部副部长王首道倡议以部办公厅编译室为基础成立一家专业出版社,中央很快批复,人民交通出版社应运而生,上级领导机关是中央人民政府交通部、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负责人为丘克辉,办公地址设在交通部(北京东城北兵马司1号)机关内,主要任务是负责出版交通部主管的水运、公路及汽车运输等方面的专业科技图书和科技期刊,如《人民交通》、《汽车》和《公路》等杂志;翻译出版苏联俄文版交通科技图书;出版交通部内部发行的《交通公报》。经交通部和出版总署批准,自1954年1月1日起,上海“汽车和公路杂志社”正式改名为 “人民交通出版社上海分社” 。社址在上海新乐路 82号,与当时的华东交通部合署办公。上海分社除了出版《汽车》月刊外,还出版《汽车译丛》、《汽车活页文选》,以及各种其他汽车书刊。

    王首道老部长关心我国交通 出版事业发展

    1952年12月8日初次出版了第一本图书《一列式拖驳运输法》

    交通出版社成立之初只有不到30人,没有成立专门的编辑部门与出版部门,只设期刊编辑室、丛书编辑室、翻译室和图书资料室,由专人分工负责编辑与出版业务。王首道部长先后调原中央财经委编译室主任韩托夫来社工作,调原航务总局办公室主任冈森任编辑室副主任,调原运输局办公室主任陈再励任期刊编辑室主任,调曾在香港黄药眠主编的《民主与文化》编辑部工作的郭秉箴任丛书编辑室主任。

    1954年2月1日,为了更好地做好出版工作,交通部决定撤销部办公厅编印室,交通出版社实行企业经营,任命韩托夫为社长、丘克辉为副社长。经过初创起步阶段,交通出版社很快进入了成长发展时期。

                           

韩托夫                                  丘克辉

    为适应业务发展需要, 交通出版社迅速转变了成立初期编辑出版不分专业的格局,对内设机构进行了大幅调整,按专业分工设立了水运、公路、汽车编辑部,还设立了办公室、总编室、干部科、计划财务科、出版科、发行邮购门市部等部门,职工(含上海分社)达到95名。制订了《编辑工作责任制》、《行政管理制度》、《各编辑室分工联系制度》、《新书与重印书修订的定价标准》等近30项制度。1955年,经交通部批准,出版社与创建于20世纪30年代初的私营慈成印刷工厂(北京市宣武区宣武门外下斜街道感化胡同2号院内)实行公私合营,19591月,由公私合营慈成印刷工厂和交通部办公厅印刷所合并而成的人民交通出版社印刷厂被正式命名,职工达到108名。这一时期,交通出版社基础设施虽然仍很薄弱,但已取得明显进展,1955年春,东城区和平里东街8号的办公楼(西楼)竣工交付使用,并增盖库房和宿舍;印刷厂迁往东城区和平里东街交林夹道办公,交通出版社还为印刷厂添置设备和器材,投资修建厂房和职工宿舍。

    

    1955年12月公私合营协议书

    

    1958年交通部批准购置印刷设备的批文

    交通部为加强对出版工作的领导,先后成立了由交通部副部长马辉之担任主任委员的图书出版编审委员会,由交通部副部长潘琪担任主任委员的出版委员会。出版社主要出版介绍苏联在交通运输方面的先进理论、技术和经验的图书(约占出书总量的80% ),反映国内交通运输领域的创造发明和先进经验的图书和满足交通运输战线广大职工工作、学习需要的通俗与普及读物。公开发行或内部发行的刊物包括《公路》、《水运》、《汽车》、《交通工作》、《人民航空》、《交通技术通讯》、《交通教育通讯》、《交通财务会计通讯》、《水运技术通讯》、《水运业务》、《公路与汽车运输科学技术指导》等十数种。《新中国的公路建设》等10种反映新中国成立10年来交通事业建设伟大成就的图书被列重点图书向国庆10周年献礼;出版完成钢铁运输任务的社论报道汇编《全党全民办运输文集》,赠送给全国各地县委书记,同时赠送一册农村交通运输需要的《交通出版社目录》,以扩大农村销售市场。此时,交通出版社已同全国2500多个机构及1500多位读者建立了联系。

    

    上世纪五十年代我社部分出版物

    进入20世纪60年代,交通出版社进入曲折起伏时期,特别是随着文革开始,我国出版事业基本上处于低迷和停滞状态。1969年5月,交通出版社60名职工被下放到交通部“五七干校”劳动,在社留守仅10人,各项工作都陷入停顿。1972年2月1日,交通部决定,因精简国家机关,交通、铁道、邮电三部合并后,将人民交通出版社与人民铁道出版社合并,合并后定名为人民交通出版社,两社所属印刷厂同时合并。1975年,交通部决定两社分属办公,原人民铁道出版社人员迁回原址,两社印刷厂亦恢复原名。

    

    

    两社合并时我社出版的铁道方面的图书

    

    文革期间我社出版的部分图书

    在交通出版社发展最艰难的时期,因机构和人员精简,职工人数一度减少至48人。值得幸庆的是,中央领导同志、交通部却不曾停止过对交通出版社的关怀与支持,一些有影响和有价值的好书仍得以在夹缝中艰难诞生,甚至走出国门。1971年6月9日全国出版工作会议期间,胡士翔社长、王亦兵同志与其他几家出版社代表一起受到周恩来总理的单独接见。周总理对胡士翔社长随身带的水泥船一书很感兴趣,交通出版社随即将水泥船制造工艺的图书及画册两本书送给周总理。1973年11月22日,交通出版社向联合国提供《英汉艺》、《汽车点火故障检验图解》、《沿海航标》、《汽车驾驶员常识》、《汽车驾驶》、《汽车构造》、《汽车保养与故障排除》、《钢质海船建造规范》等多种精品图书通过外文书店走出国门。

    

    我社出版送给周总理的《水泥船制造工艺》和《水泥船图册》

    20世纪70年代中后期,交通出版社开始复苏重振。伴随着改革开放的号角吹响,中国进入了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交通出版社也积极投身到中国这场前所未有的伟大变革之中。1983年1月24日,交通部办公厅下发《关于在京企事业机构设置的通知》,明确交通出版社为局级事业单位。交通部在随后的工资改革中进一步明确交通出版社实行企业化管理,并决定自1989年1月1日起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根据“以经营为主的企业性单位必须与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的工资制度脱钩,实行工资转制,即改为企业工资制度”的精神,经交通部批准,交通出版社呈报的工资改制方案从1989年10月1日起正式执行,全社共211人全部参加工资转制,成为第一家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中央国家机关部属出版社。交通出版社还先后成立了人民交通出版社新疆分社和驻深圳办事处,和平里东办公楼和大屯书库建成交付使用。20世纪90年代,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深入和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交通出版社再领风气之先,率先实行了经营宏观调控与部门目标经营责任相结合的管理机制,建立职工浮动工资及岗位津贴制,编辑收益与工作绩效密切挂钩等,促进了交通出版社进入良性循环,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赢得了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社早期部分职工合影

    

    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期职工合影

    

    建社四十周年全体职工合影

    

    建社五十周年全体职工合影

    这一时期,交通出版社开创了交通出版事业的崭新局面。推出了一大批为交通建设服务、为科研服务、为培养人才服务的优秀图书,《公路双曲拱桥》、《船舶中低速柴油机轴系扭振应力计算方法的研究》、《船舶柴油机轴系扭转振动》、《汽车故障诊断》、《微型计算机》、《预应力T型刚构式桥》、《1小时推定混凝土强度》、《船舶轴向稳定与振动》、《新编汽车驾驶员读本》、《公路小桥涵手册》、《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严力斌》、《从独木舟到宇宙飞船》、《航海古诗选》、《中国石拱桥研究》、《汽车驾驶员培训教材》、《运输系统规划与模型》、《高等级公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客运架空索道安全技术》等一批图书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科学技术进步奖、全国“星火计划”丛书优秀图书奖、全国图书“金钥匙”奖、“日月花杯”优秀图书奖,《汽车构造》(上、下册)荣获机械工业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机电类教材评奖活动的一等奖,《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电航仪器》、《兴波阻力理论基础》、《路面工程》等16种图书分别获得国家、部优秀教材奖,《机械制图》软件作品获得99’CIETE全国多媒体教育软件大奖赛一等奖、《汽车维修实用喷塗技术》获新闻出版总署和教育部联合公布的第五届“全国优秀教育音像制品奖”二等奖,出版了国家“八五”重点图书6种:《轮机工程手册》、《中国城市交通》、《中国石桥》《多边界石方爆破工程》、《海商法大辞典》、《高速公路丛书》,列入国家“九五”重点规划的选题有当代科技重要著作丛书·交通领域(10种)和公路、水运交通科技丛书(23种),出版了大型系列丛书《交通行业工人技术考核问答丛书》、《当代科技重要著作·交通领域》、《交通科技丛书》、《中国交通50年》大型画册系列丛书,组织编写《中国汽车工程手册》、《中国汽车工业史》、《中国交通营运里程图》(新编版),出版了《汽车运用工程》、《汽车维修工程》等国家重点教材。先后与中国交通工程学会合创《中国交通工程》(后改为《交通工程》)杂志,与香港贝思出版有限公司合作出版《车城》杂志,与中国道路运输协会成立《中国道路运输》杂志。此外,交通出版社还致力于图书发行体制改革,加强社自办发行业务,1985年成立了第一家自办发行网点——杭州交通书店,并且在随后的近10年中,迅速发展壮大至近50家自办发行网点,这些网点至今仍然是交通出版社销售渠道的骨干,也成为交通出版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独特优势。交通出版社发展离不开交通部、新闻出版总署的大力支持。在社庆40周年之际,王首道、孙大光老部长分别为出版社40周年题词。为迎接新中国成立50周年,交通部组织编写《中国交通50年成就》大型系列画册,黄镇东部长担任编委会主任。在社庆50周年之际,交通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宣部出版局等领导机关发来了贺辞、贺信;在交通出版社成立50周年庆祝大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柳斌杰副署长(2006年任署长)、交通部翁孟勇副部长莅临大会并做重要讲话。

    进入21世纪,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伴随着中国交通事业大发展和文化体制改革大背景下出版业的深刻变革,始终紧扣时代跳动的脉搏、与时代共同发展的交通出版社,再次以前所未有的姿态,积极参与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大转变中去,步入快速发展时期。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在社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全体员工解放思想、锐意进取、攻坚克难,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资产总额逐年持续增长,确保了国有资产的优化配置和保值增值,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七年间,出版码洋、发货码洋和回款实洋等均增长2倍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10%;总资产、净资产规模均增长了近5倍,达到25%;经营效益更是增长了14倍以上,年均增长率超过46%,职工收入也有大幅提高。

    这一时期,交通出版社转换体制机制,改善基础设施,加强内部管理,完善规章制度。交通运输部非常重视交通出版社的发展与各项工作。杨传堂部长、李盛霖部长、张春贤部长、翁孟勇副部长、高宏峰副部长、冯正霖副部长、徐祖远副部长、冯正霖副部长、黄先耀副部长、驻部纪检组组长杨利民、部党组成员何建中等部领导多次到出版社调研和指导工作,看望、慰问我社离休干部、老红军刘毅等同志。2000年6月,交通出版社启动了4800平方米、总投资1760万元的中交文苑工程项目建设。2003年6月25日,交通部决定交通出版社和平里东街10号院房产与交通宾馆及相关土地进行调整和资产划拨、交通宾馆成建制划入交通出版社(交通宾馆于2004年3月12日正式划转交通出版社,交通出版社于当年4月底整体搬迁至交通宾馆1号楼办公,交通出版社业务由出版、印刷延伸至宾馆服务,全社员工超过500人)。2009年4月,书库搬迁至北京大兴区黄村镇芦求路88号,极大地缓解了长期以来困扰交通出版社的库容不足问题。2010年2月,交通出版社又启动了中交文苑综合业务用房改造工程,改造工程增加建筑面积3200平方米,总投资2960万元。交通运输部还同意将大兴17亩土地划转交通出版社作为新的库房用地,基础条件大大改善。2009年4月9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和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发出《关于深化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办发(2009)16号文),经营性出版单位转制工作全面拉开,高宏峰副部长、部党组成员何建中多次到社调研和指导工作,了解、解决困难,推进转制工作。2010年12月30日,按照国家文化体制改革工作要求,交通出版社顺利完成转制工作。为了尽快适应转制背景下市场竞争需要,完成企业运行机制转换,交通出版社修订了《薪酬管理制度》、《绩效考核办法》等一系列企业运行基本制度。

    

    中纪委驻交通运输部原纪检组长杨利民为建社六十周年题词

    这一时期,交通出版社巩固已有资源优势,大力拓展新的市场,可持续发展能力和竞争实力明显增强。2001年8月,交通出版社向教育部申请成为教育部中等职业学校国家规划教材出版基地,并获批准。连续几届被中宣部和新闻出版总署授予“全国良好出版社”称号,被新闻出版总署评为“讲信誉、重服务”出版社。2004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批复同意交通出版社增加电子出版物业务,设立“人民交通音像电子出版社”。 2007年6月,通过国家测绘局审核取得甲级测绘资质,该资质范围包括地图编制,专题地图、电子地图制作及地图制版等。2012年1月,获得国家测绘局颁发的《互联网地图服务甲级测绘资质》证书。在原有出版领域基础上,交通出版社还向土木建筑、物流、轨道交通、邮政、航空等领域拓展。

    如今,交通出版社已经大步迈入出版行业的“第一阵营”。在2009年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首届经营性出版单位等级评估中,交通出版社在500家参评单位中脱颖而出,被评为科技类一级出版社,并被授予“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荣誉称号。拥有北京中交盛世书刊发行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印务实业有限公司、北京交通宾馆等九家企业,主营图书、电子音像出版发行,兼营印刷、旅店业务,并向数字出版、道路运输咨询与培训、电子商务业务延伸。2016年出版图书超过2029种(其中新书981种)、总资产9.12亿元,2016年出版码洋4.9亿元、销售码洋4.3亿元,营业收入2.73亿元,全社在职职工460余人。在取得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同时,交通出版社内部管理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规章制度更趋完善,管理“科学、民主、规范、精细”;图书出版规模不断扩大,结构逐渐优化;营销渠道不断拓展,销售业绩逐年增长;编辑队伍结构优化,专业人才逐年增加;建立起更加完整的绩效指标体系和更加科学的考核体系,加强了对发展过程的规划能力、协同控制能力以及执行力的控制,从而推进交通出版社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而这些成绩的取得,都源于交通出版社在管理上的不断创新。

    

    

    

    

    

    办公场所的变迁

                        Copyright©2012 www.ccpress.com.cn,All Rights Reserved  备案序号:京ICP备05032911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15007